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学生工作水平,经研究特制定并实施辅导员“十个一”工作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每天与学生谈心谈话
辅导员平均每天与两位以上学生谈心谈话,每学期找所带班级每个学生至少谈一次,尤其是特殊群体。谈话方式以集体谈话和个别谈心相结合、广泛谈话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日常谈话与特定时期谈话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每次谈话要做好记录。
二、每天进一次宿舍
辅导员每天至少进一次宿舍,通过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加强安全、卫生管理,指导宿舍文化建设。每次进宿舍要做好记录。
三、每周听一次课
要有计划地对所带班级进行随堂听课,每周至少听课一次,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掌握学生上课情况,包括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每次听课要做好记录。
四、每月提交一份月度工作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要认真记录和总结一月内所做工作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特别要及时反思,形成总结性材料。
五、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辅导员每月要组织所带班级学生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班会期间,辅导员要给予精心指导,指导制定方案。
六、每学期联系一次学生家长
辅导员每学期与学生家长,特别是重点学生(贫困生、落后生等)家长至少要联系一次。把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听取家长意见,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七、每季度读一本书
辅导员每季度至少精读1本好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学习。同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八、每人加入一个团队
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己的工作特色和个人兴趣选择相应的研究团队,参与团队活动。
九、每学年参加一次培训
辅导员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校级以上辅导员能力方面的培训、教育、讲座等,加强交流,启发思路,充实自我,提升素质。
十、每年撰写一篇文章
辅导员要强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注重围绕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理论研究,每年撰写至少1篇科研论文。
辅导员“十个一”工作制度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每名辅导员都要自觉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学生工作部会定期检查,并将此作为辅导员及各学院学生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学生工作部(处)
2019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