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立足学风建设,突出学科特色,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力争打造“12345”的工作格局,即:“1个平台”、“2个辅导”、“3个导向”、“4个品牌”、“5个档案”。使学生拥有融入感、获得感、幸福感。
1个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把工作室打造为广大同学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
2个辅导:导师辅导和朋辈辅导相结合。
3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服务导向、坚持效果导向。
4个品牌:e起考研团、e起读书吧、e起竞赛吧、e起帮帮团。
5个档案:在形成并完善学风创优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创建成员档案,组织学习档案,帮扶档案,学风活动档案。
1.打造学风创优新媒体平台。
开通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活用新媒体吸引学生关注。在创建工作室初期,工作室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微信平台的搭建和后期维护及推广工作。搭建网络平台,推动思想引领网络化;开设网络课堂,促进学风创建同步化;践行网络互动,推动学风构建全员化。新媒体时代需要从“教”“学”“管”,“公寓”“课堂”“图书馆”,“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生”“教师”“家长”三维学风建设体系构建出发,促进课内外学习氛围营造,形成学风建设的良好循环。
2.学风创优相关制度创新。
通过学风创优相关制度创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中推广有益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我帮扶、自我管理。开展学风创建系列活动,学风创建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等。
3.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习分析和教育管理分析。
依据大数据技术进行学习分析和教育管理分析,能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绩分析发挥预测作用,使教育管理具有前瞻性。学习分析就是利用数据和模型来预测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情况以及未来的表现和潜在的问题。结合大数据技术,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业困扰、跟踪重点学生学业成绩改变情况做课题分析研究,邀请校外知名老师举行专题报告会,拓展大学生就业和在校生活等领域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学业咨询和辅导。
推出智学讲堂系列讲座,开展系列学业指导课程活动。培训讲座,内容可涉及考研、英语四级技巧培训、高等数学考前培训。紧抓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高。
5. 进一步加强朋辈辅导。
通过在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或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等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中进行小讲堂课程PK赛,招募选拔一批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助理,组建e起考研团、e起读书吧、e起竞赛吧、e起帮帮团四个学生助理团队。更好地开展朋辈辅导工作,在帮助他人学业提升的同时增强自身自信心,提高个人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共同成长共话友情。紧抓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高。
6.形成成果档案,彰显学风建设成果实效。
线下平台的拓展与功能强化;线上平台的开辟与反哺运用;工作室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凝练总结,在学习中深化和统一认识,在制定、完善和创新相关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创建成员档案,组织学习档案,帮扶档案,学风活动档案,善于发掘和树立学科学习,专业竞赛等方面的先进典型,整理年度党团建反哺学风建设成果,更好地发扬学生党团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服务和模范功能,促使学生党团支部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