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新)  
   学校主页    在校学生  
思政之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之窗  >  正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作者:学生处       编辑:赵琪       复审:       终审:       来源: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发布时间:2020-10-19 09:48:17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涯第一课,是新生尽快适应大学、顺利实现角色转变的关键环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2020级新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在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环境和大学生活,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和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工作理念,做到不聚集、不交叉,广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性的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校、爱专业、爱学习、爱生活。

通过入学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及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坚定理想信念,营造“慎思笃行,格物致知”的学习风气、团结友爱的生活氛围、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和严格分明的纪律观念,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

二、主要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1.目标:引导新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的山青人。

2.内容:

1)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帮助新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明确“四个认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2)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新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3.形式:

1)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2)主题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学习研讨等。

4.建议授课人:

1)学生党员;

2)辅导员;

3)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5.时间:10月10日-12月31日

(二)大学理念教育

1.目标:通过宣传和弘扬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让新生对大学有一种理性认识,增强其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起长远的人生奋斗目标。

    2.内容:了解大学的社会功能、精神实质、优良传统。

3.形式:

1)大学第一课:开学典礼;

2)专题报告;

3)主题活动。

4.建议授课人: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5.时间:10月10日-10月30日

(三)爱校荣校教育

1.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学院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熟悉学校、学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感受学校优良校风学风,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学校,以实际行动为学校添光彩。

2.内容:

1)校史、校训;

2)学校近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

3)学校的发展规划;

4)优秀校友等;

3.形式:

1)观看学校宣传片;

2)专题报告;

3)参观;

4)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4.建议授课人:

1)学生党员

2)辅导员

3)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5.时间:10月10日-12月31日

(四)疫情知识学习

1.目标:引导新生遵守国家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

2.内容:

1)国家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2)新冠肺炎及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

3.形式:

1)专题报告;

3)线上相关知识推送;

4)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4.建议授课人:

1)学生党员

2)辅导员

3)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4)防疫专家

5.时间:10月10日-10月30日

(五)学习生活教育

1.目标:让学生在全面客观了解自我的基础上,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和方式,学会学习;教育学生励志成长,努力养成会学习、善学习、勤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在集体中生活,学会关心他人和与人交往,健康生活。

2.内容:

    1)大学学习的特点(学习方式、途径、内容、方法等)、基本方法(课堂、自习、网络等)、侧重点(专业、外语、计算机、考研等);

2)教育新生如何与人交往,培养其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使其融入集体生活,尽快适应好大学生活;

3)向新生介绍有关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

4)针对新生中容易出现的目标迷失、心理困惑等问题,帮助其在新的环境中完成对自己的定位并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5)给新生提供学校住宿、饮食、休闲、出行、就医等方面的信息,使其在有指引的情况下学会独立生活。

3.形式:

1)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2)专题报告;

3)主题班会。

4.建议授课人:

1)学生党员;

2)辅导员、班主任;

3)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人员。

5. 时间:10月10日-11月10日

(六)安全防范教育

1.目标:加强学生交通安全、防盗、防骗、防火、防人身侵犯等安全常识和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学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2.内容:

1)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等生命教育;

2)人身安全、交通安全、财物安全、消防安全、国家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教育。

3.形式:

1)专题班会;

2)观看视频;

3)案例分析讨论;

4)专题报告;

5)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4.建议授课人:

1)辅导员、班主任;

2)有关专家;

3)学生党员。

5. 时间:10月10日-12月31日

(七)心理健康教育

1.目标:通过向新生宣传介绍如何调适情绪、解决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等知识,塑造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引导新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崭新的学习和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以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投入大学生活。

2.内容:新生适应期的认识、后疫情时代的心理调适、人际沟通和应对方法、学习方式方法、新生心理普查等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3.形式:

1)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2)专题讲座;

3)专题班会;

4)案例分析讨论。

4.建议授课人:

1)辅导员、班主任;

2)心理咨询专业教师;

3)学生党员。

5.时间:10月10日-12月31日

(八)专业教育

1.目标:通过开展系统专业的专业教育,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感性认识,了解专业特点、专业发展及其前景展望,掌握专业学习方法,培养系统的专业思想。

2.内容:

1)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2)本专业课程及学分要求;选课的程序和方法;

3)各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

4)本学院主要的学生学术科研、学科竞赛活动;

5)本专业学生考研(升本)和就业情况。

3.形式:

1)课堂讲授;

2)主题班会;

3)经验交流会;

4)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4.建议授课人:

1)学院院长、副院长、专业教研室主任;

2)优秀校友、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

3)学生党员。

5.时间:10月10日-12月31日

(九)学涯规划教育

1.目标:在新生中开展生涯规划、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教育,使新生能够客观认识自我,做好大学生学涯规划,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2.内容:

1)指导新生学会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社会工作等方面关系,学会制定阶段性目标;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年级实施策略及生涯规划书;

3)学术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实践等。

3.形式:

1)专题讲座;

2)主题班会;

3)经验交流会;

4)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4.建议授课人:

1)专业老师;

2)辅导员、班主任;

3)优秀高年级学生;

4)学生党员。

5.时间:10月10日-12月31日

(十)文明素质教育

1.目标:让新生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熟知在校期间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全面宣讲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主题教育活动,做一个知荣辱明礼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人。

2.内容:

    1)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学习学校规章制度;

    3)宣讲大学生日常行为文明规范养成教育活动。

3.形式:

1)专题讲座;

2)主题班会;

3)规章制度测试;

4)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4.建议授课人:

1)辅导员、班主任;

2)学生党员。

5.时间:10月10日-12月31日

(十一)诚信教育

1.目标:教育学生将做人与做学问、遵守校规校纪与专业学习、理想与成才结合起来,将诚信教育融入专业学习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做人诚信、考试诚信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诚待人。

2.内容:

1)做好新生缴费及“绿色通道”工作,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又要让学生养成“缴费上学”、“有借必还”的诚信美德;

2)组织全体2020级新生签订大学生诚信承诺书、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活动,帮助新生将诚信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并促使新生将诚信转化为自己外在的行为活动;

3)在期末考试前,依托学院和班级开展“四诚”主题班会,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学生的学术诚信、考试诚信、做人诚信的教育和引导,积极倡导“山青学子不作弊”。

3.形式:

1)“四诚”主题教育活动;

2)主题班会;

3)诚信承诺签名活动;

4)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4.建议授课人:

1)辅导员、班主任;

2)学生党员

5.时间:10月10日-2021年1月20日。

(十二)能力提升教育

1.目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育,注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真实本领。

2.内容:

1)指导学生利用好第二课堂;

2)指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指导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3.形式:

1)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班级、新生宿舍;

2)专题班会;

3)讨论交流等。

4.建议授课人:

1)辅导员、班主任;

2)学生党员

5.时间:10月10日-12月31日

(十三)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1.目标:增强学生国防观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强化学生组织纪律性。

    2.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训练、国防教育专题讲座、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集合疏散逃生演习、内务整理等。

3.形式:理论讲授、实践操作。

4.授课人:部队复员教官、学生教官。

    5.时间:10月11日-10月18日。

三、入学教育的实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和各学院新生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部署好新生入学教育日程安排。各学院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新生入学教育日常安排10月6日前报送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教育科。

2.突显特色,形式多样。各学院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体现特色,综合使用网络新媒体、宣传橱窗、展板等载体,利用讲座、报告、主题班会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各项入学教育活动,确保活动生动有效。

3.树立榜样,激励新生。各学院要注意挖掘先进典型,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尤其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在一对一联系新生宿舍、新生班级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广大新生向榜样学习,用身边的鲜活事例激励新生,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4.及时总结,加强改进。各学院要及时总结新生入学教育经验,加强新生的思想状况调研,及时反馈新生的情况,确保入学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实效。

 

友情链接/LINKS

联系我们

电话:0531-58997280
邮箱:xsc@sdyu.edu.cn
地址: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 250103

 

Copyright©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All rights reserve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