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全球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为了在这个特殊时期保障同学们正常学习生活,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疫情形势,树立正确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以良好精神风貌和饱满工作热情走出校园、迈入社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科学运用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生动案例、鲜活素材展现伟大抗疫精神,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全力做好疫期返校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毕业生教育工作。
二、时间安排
5月-6月
三、主要教育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
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好一场网络毕业生班会,加强毕业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毕业生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构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职业观,激发毕业生们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2、诚信教育
根据毕业生实际,扎实开展以“诚信考试,诚信学术,诚信就业,诚信还款”为主要内容的“四诚教育”,结合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诚信与成功、失信与失败的关系,认识到诚信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诚信教育,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唤起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品德和行为。
3、安全教育与防护教育
重点加强毕业生的卫生防护教育,引导其尽量不去疫情严重地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戴好口罩,并及时消毒、洗手;加强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安全和文明礼仪教育,特别是学生宿舍安全隐患排查和清洁卫生督促检查,做好安全隐患提示和安全知识宣传,维护校园良好秩序;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平台的安全提示和信息推送等方式,增强全体毕业生遵纪守法和自我防范的意识,避免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4、爱校荣校教育
通过线上毕业生座谈会、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教育毕业生心系母校、情留母校、感恩母校。开展以“献一份爱心,留一片深情”为主题的爱心捐赠活动,妥善处理毕业生闲置物品。教育引导毕业生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协助学院、班级做好各项毕业、就业、离校工作,充分发挥其先锋表率作用。通过电子相册、线上留言板、“我与老师云同框”等创新形式开展毕业纪念活动,增进师生情谊。
5、就业创业教育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加强对毕业年级的关心教育,做好毕业生学业、就业指导,通过组织观看“互联网+就业公益直播课”、分享网络招聘信息等线上教育模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信心。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及时准确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注意加强家庭困难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和支持力度。对于暂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要引导其理性定位,树立恰当的就业期望,调整心态,不等不靠,积极就业。
6、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
高度重视返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毕业困难、学业困难、经济困难、感情受挫、受纪律处分等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情感、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开展学生心理排查,认真分析排查结果,科学做好心理帮扶、危机防控与转介工作。指导辅导员、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排解负性情绪、重塑乐观心态。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杜绝因心理问题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7、校友意识教育
引导毕业生认识到校友是母校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校友是母校发展和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母校与校友荣辱与共,教育毕业学生热爱母校,热心校友工作,乐于为学校和同学服务,继续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回报母校,做杰出校友。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合理规划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毕业生教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合理规划、设计毕业教育方案,充分展示我校毕业生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保障信息沟通顺畅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各项毕业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二)以人为本,强化服务
各学院要加强毕业生人文关怀,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要特别关爱经济困窘、身心困扰、学业困惑、就业困难毕业生,不断优化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帮助毕业生踏上人生与梦想的新征程。
(三)注重宣传,务求实效
各学院应创新性开展各类特色教育活动,要充分运用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及时做好毕业生教育总结工作,并于6月30日前将学院方案、活动总结和特色活动照片发送至zhaolj@sdyu.edu.cn,联系人:赵丽娟,电话:58997668。
学生工作部(处)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