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依据《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鲁政发〔2015〕22号),按照《关于开展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活动的通知》(鲁教法函〔2017〕5号)要求,进一步强化我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信形象,构建诚信校园,营造良好学风,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诚信教育,使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充分认识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 通过诚信教育,唤起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品德和行为;通过诚信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素质,牢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弘扬法治理念和契约精神;通过诚信教育,进一步塑造优良学风,进一步强化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活动主题
诚信考试,诚信学术,诚信就业,诚信还款
三、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诚信考试(1月、6月、12月)
利用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学校期末考试等,大力开展学生诚信考试教育专项活动,组织全体参考学生学习《刑法修正案(九)》涉考条款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考试违规行为认定与处理规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考试守则》,通过召开诚信考试动员大会、主题班会、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借助线上线下平台,加强考试违规警示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考试违规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学生增强诚信考试意识,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营造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考试氛围,切实达到“山青学子不作弊”的目标,从而塑造优良学风。
(二)诚信学术(5月、9月)
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使每一个学生了解、掌握学术规范及标准。组织学生学习《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全面实行学术诚信承诺制度,通过辅导讲座、主题班会、典型事例讲解、学术诚信大讨论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学术诚信意识,提高学术诚信素养,促进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诚信学术风气的形成,从而塑造优良学风。
(三)诚信就业(5月-6月)
针对学生就业求职中出现的不诚信问题,按照毕业生求职聘岗阶段时期,广泛开展就业诚信教育,以主题班会、诚信就业倡议书、毕业生党员“带头就业履承诺见行动”等相关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就业意识,杜绝就业中弄虚作假现象,引导教育学生不断努力奋斗增长才干。
(四)诚信还款(5月-7月)
开展“诚信感恩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通过演讲比赛、诚信知识展板、诚信签名、征信知识讲座、诚信征文比赛等,向学生普及资助政策、金融征信知识,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学生对个人征信的重视程度。以毕业生为重点,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会、诚信座谈会,邀请贷款经办银行专家、法律专家为贷款毕业生讲解征信系统与生活的关系,阐明按时还贷的重要性和逾期违约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树立诚信意识。以毕业生文明离校为契机,组织开展诚信宣誓、诚信承诺活动。
(五)总结表彰,建立长效机制(12月)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总结评选表彰诚信标兵,不断深化完善、巩固成果,使“四诚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切实构建起大学生诚信教育、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把开展“四诚”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列入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
2.把握节点,突出重点。要抓住考试周、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四诚教育”主题,面向新生、在校生、毕业生分阶段、有重点的制定活动方案,做好工作落实。
3.重视宣传,营造氛围。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使学生人人自觉参与,个个争当诚信标兵。要及时发现、总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4.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四诚教育”工作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切实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把学生诚信教育与各项具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力戒形式主义,确保“四诚教育”工作取得实效。